close

  迦 見
  香港中心城區空間極其緊張,但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,除了上下班高峰時間車流較緩慢外,多數時段、多數路段車速都快到令人“心驚驚”。如何達至這一點的?除了高素質的行人和司機因素,天橋系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這種“上天入地”式的“人車分流”模式,在香港當然是逼出來的智慧。因為路窄、坡多、樓密,只能把行人疏導到空中(天橋)和地下(地下通道)。而其中一個制勝之道便是,你的天橋必須建得足夠便捷、足夠舒適,方能抵消並壓制行人潛意識里橫穿馬路的衝動,也就是說天橋帶來的綜合效用明顯高於橫穿馬路帶來的綜合效用。
  廣州珠江新城的天橋系統建設,這幾年從無到有、由寡到眾,作為新生事物,引發了不少爭議,也承受了不少非議。反對者的最大理由便是,這些天橋用起來太麻煩,一些樓宇業主甚至人為對行人通行設置障礙,使用率太低,貌似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;贊成者則指出,這一套做法在香港早有成功範例,本屬“拿來主義”。
  反對者有其道理,贊成者也並無不妥。從筆者在香港生活的感受而言,以天橋為最顯著特征的市區步行系統,確實讓很多初來香港者印象深刻。與摩肩接踵的匆匆人流一起走在那些遍佈全城的四通八達、便捷舒適的天橋上,確實能真切感受到這座被譽為“東方之珠”的國際發達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備,以及城市管理的精細化程度——有的人行天橋可以讓行人乘坐扶梯輕鬆爬升數十米,有的人行天橋如飛虹卧波平行於主幹道上空綿延數公里,甚至一個雙車道的單行路口上空也會不厭其煩地建一座天橋……
  這個龐大的天橋系統給香港人帶來的便捷是顯而易見的。香港中心城區空間極其緊張,道路資源非常有限,人口密度、車輛密度非常高,但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,除了上下班高峰時間車流較緩慢外,多數時段、多數路段車速都快到令人“心驚驚”。如何達至這一點的?除了高素質的行人和司機因素,天橋系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。這種“上天入地”式的“人車分流”模式,在香港當然是逼出來的智慧。因為路窄、坡多、樓密,只能把行人疏導到空中(天橋)和地下(地下通道)。而其中一個制勝之道便是,你的天橋必須建得足夠便捷、足夠舒適,方能抵消並壓制行人潛意識里橫穿馬路的衝動,也就是說天橋帶來的綜合效用明顯高於橫穿馬路帶來的綜合效用。在這一點上,香港的天橋系統經過30年左右的精心打磨,已經用事實證明瞭它的巨大優越性:安全(不用冒橫穿車流之險)、便捷(上下接駁四通八達)、舒適(很大一部分有自動扶梯且多數是廊橋式設計)……
  說到這裡,廣州珠江新城的天橋系統該不該建,應該不成一個問題了。作為廣州未來的“心臟”,在規划上有所超前並沒有錯,不能到了道路不夠用、新城變“堵城”的那一天才想起來補救。
  但是有一個更關鍵的問題往往並未被納入“珠江新城天橋之爭”雙方的視野。廣州現在最急需規劃、建設人行天橋系統的,到底是新城區還是老城區?對比目前廣州老城區高密度的行人和車流、逼仄的道路現狀、擁堵的交通狀況,我只能說,珠江新城的“高大上”人行天橋系統,真的本應該優先建在越秀、荔灣這樣的老城區!畢竟,老城區目前道路資源現狀更為窘迫和急切——我記得廣州前幾年好像提過要“中調”,亦即優化老城區格局,那麼以優化步行系統來優化整個老城區交通狀況,當是題中之義。反之,珠江新城就目前而言,路尚寬敞,行人和車輛的路權分配、挖潛上還有不少空間(比如必要時還可以減少甚至取消寬闊的綠化隔離帶)。二者之輕重緩急,不言而喻。
  其實某種意義上說,香港的人行天橋最集中、最發達處,也是它的所謂昔日“老城區”,正是包括人行天橋系統在內的各種優化、改造措施,才讓這些老城區今天煥發出“新城區”的全新面貌。這種先行者的成功經驗,值得調整期、轉型期的廣州借鑒。應該明確一點:作為高起點的後發區域,珠江新城的人行天橋系統的“規劃優先”是必須的,但規劃優先並不等於“建設優先”,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,如果精力財力總量有限,還是應該多些雪中送炭,暫緩錦上添花。
  (作者是香港學者)  (原標題:廣州天橋步行系統,何處最迫切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s47msfvp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